这个梗的含义是指一个不通事理、说话随便、举止不沉着的人,或者指知识不丰富、技术不熟练、做事不仔细、有始无终的人。
这个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钱币计量制度。古代货币主要是铜钱,为了方便携带和计算,人们将铜钱用细绳串起来,这种串钱的绳子被称为“贯”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“贯”成为货币计量单位,“一贯”相当于一千文。而“贯”在清代又被称为“吊”。半吊子就是指一吊的半数,不满串,不成吊,所以用“半吊子”来喻称多种不好的人或事物。
在社交生活中,正确运用这个梗可以用来调侃那些不靠谱、不可靠、能力不足的人。例如,当有人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时,可以说他是一个半吊子。其他相关的梗还有“不靠谱”、“不行不好”等。